本報訊(記者 王金晶)“此次市政協‘加快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實現公共服務新突破’的專題調研,選題準、研究深、建議實,情況掌握全面、癥結分析透徹、對策具體務實,對于我們進一步打開思路、完善舉措,很有價值、很有幫助。有關部門要深入研究、認真吸納?!比涨?,在沈陽市政協常委會會議現場,遼寧省委常委、沈陽市委書記王新偉表示。
審議通過《關于加快推進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實現新突破的調研協商報告(討論稿)》正是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市政協副主席蹇彪介紹說,今年3月以來,在遼寧省政協指導下,沈陽市政協與都市圈各市政協及沈撫示范區協同聯動,與市直相關部門緊密配合,組織5個專委會圍繞6項分課題分別開展深入調研?!熬湍猛七M都市圈疫情防控能力建設課題來說,我們成立了8個專題調研組,共召開調研推進會、報告研討會21次,有委員210人次參加調研。最后,總體調研共梳理出30個方面86條具體問題,形成了1篇總報告和6篇分課題報告?!?/p>
2021年9月,國務院批復的《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明確指出:以沈陽為中心,撫順、本溪等周邊城市為支撐,加快建設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同年12月,遼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就加快構建“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突出沈陽、大連“雙核”牽動輻射作用作出部署。
會上,6位委員代表6個專題調研組為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建言。
針對都市圈疫情防控能力建設還存在一體化組織指揮調度機制不健全、隔離場所儲備不足、轉運管理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市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薛野建議,協同構建區域聯動的一體化指揮體系,改造閑置樓宇、公租房等,為隔離場所擴容,構建快速高效的閉環轉運體系和縱橫聯動的社區(村屯)管控體系。
市政協委員、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李保軍則對都市圈三甲醫院一體化診療服務平臺創建提出了探索推進信息共享,加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鞏固擴大??坡撁私ㄔO成果,探索推進都市圈內參保人員外出就醫免備案直接結算的辦法等建議。
市政協委員、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校黨總支書記岳強建議,編制都市圈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供需清單,建立日常性溝通交流機制、成果推廣機制;延展沈陽“幸福教育”內涵,圍繞“雙減”開展市際協作教研,進一步推動產、學、研一體發展。
在促進現代化都市圈就業方面,還須在哪些方面發力?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韓慶升建議,以“責任制+清單制+項目制”推進政策和保障協同,構建統一共享的都市圈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充分發揮中國沈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效能,以數字化等創新手段賦能公共就業。
“公共交通是生產要素流動、產業布局調整、區域協同互補的重要支撐?!笔姓f人口資源環境與城市建設委員會主任劉剛提出,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構建都市圈現代綜合樞紐體系,推廣都市圈“互聯網+交通”模式,成立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辦公室統籌區域交通發展等建議。
市政協委員、沈陽市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巖建議,須進一步挖掘梳理文化資源,構建政府、文化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三位一體”的主體格局,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以創新形式賦能文化業態,加大形象宣傳力度,推動都市圈文旅融合發展。
委員們精彩的發言得到了沈陽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的現場回應。
王新偉進一步指出,要攜手共進,構建一體化發展格局,促進規劃共繪,加快編制都市圈空間規劃及產業、生態等各類專項規劃;促進交通共聯,著力打造便捷都市圈、軌道上的都市圈、智慧都市圈;促進產業共鏈,強化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鏈分工協作,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促進社會共治,以完善疫情綜合防控機制為牽引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一體化體制機制,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沈陽市政協主席于學利表示,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做到市委的部署到哪里,市政協的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要建立健全協商評價機制,跟蹤做好調研協商成果轉化,助推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沈陽在奮力開創遼寧振興發展新局面中走在前列、當好表率,貢獻政協力量。